詳細內容
油條以小麥粉和水為主要原料,以膨松劑為主要輔料,經面團調制、醒發(fā)、成型、油炸而成,外皮酥脆且內里松軟多孔,社則金黃、咸香適口,是我國傳統(tǒng)的早餐食品和大眾化小吃,但食用也有講究。
1、食用油條要適量
油條屬于脂肪含量相對較高的油炸食品。相關科研文曉報道,市售油條的含油率在10%~37%不等?!吨袊用裆攀持改希?016)》中推薦我國成年居民每日攝入油脂的量為25~30克,一根市售油條的重量大約為85克,粗略估算,使用一根油條約射日9~31克的油脂。建議消費者對油條的食用要適量,保持膳食平衡。
2、“非礬”油條更健康
膨松劑在油條的加工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,它決定了油條的品質的好壞。傳統(tǒng)的油條加工通常會使用明礬,導致鋁的殘留??蒲薪Y果表明,長期使用鋁含量過高的食品會對人體的健康產生不利的影響。世界衛(wèi)生組織在2010年的一項健康指導中指出,鋁的組織高攝入量為每人每周每千克體重不超過2毫克,這相當于1名60千克體重的成年人每周攝入的鋁不超過120毫克,就不對導致鋁的積蓄而引起健康損害。2014年國家衛(wèi)生計生委發(fā)布了國家標準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》(GB2760-2014),對油條中含鋁膨松劑的使用做出明確規(guī)定,鋁的最高限量為100毫克/千克(干樣品以Al計)。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,無礬膨松劑、無鋁復合膨松劑和發(fā)酵型無鋁復合膨松劑等新型添加劑取代了明礬,廣泛應用到油條的加工過程中,不僅避免了鋁對人體的潛在危害,還能優(yōu)化油條的質量和食用品質。因此,日常消費中建議選擇“無鋁”“非礬”膨松劑的油條。
3、油炸時間不宜過長
在高溫油炸時,富含淀粉和蛋白質的食物可能生成具有神經毒性作用物質--丙烯酰胺。油炸時溫度的升高和時間的延長均可增加丙烯酰胺的含量。因此,在日常的加工過程中應注意控制油溫不宜過高,油炸時間不應太長,待社則金黃時即可出鍋,避免顏色過深或焦糊現(xiàn)象。
來源: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糧油加工研究室